關於榴蓮忘返
關於榴蓮忘返
榴莲(学名:Durio zibethinus Murr ),是一种锦葵目、木棉科巨型的热带常绿乔木,叶片长圆,顶端较尖,聚伞花序,花色淡黄,果实足球大小,果皮坚实,密生三角形刺,果肉是由假种皮的肉包组成,肉色淡黄,粘性多汁是一种极具经济价值的水果。 榴莲是热带著名水果之一,原产马来西亚。东南亚一些国家种植较多, 其中以泰国最多。中国广东﹑海南也有种植。榴莲在泰国最负有盛名,被誉为“水果之王”。它的气味浓烈、爱之者赞其香,厌之者怨其臭。 有个附会传说,中国古代明朝的时期,航海舰队到达今东南亚,品尝当地特产果实时,郑和对这种水果大为赞赏,然而果实只能一年一熟,故命名留恋,后人取其谐音,称作榴莲。
形态特征
榴莲是一种很矛盾的水果,有的地方既把它视为宗教崇拜的供果,又因为刺鼻的气味而禁止带入公共场所。榴莲大如足球,外皮粗糙不平,汁液是浅黄色,气味奇臭无比而口感却细腻香甜。但就是这样的水果却被称为“果中之王”,因为它营养含量极为丰富。但是很多外国人无法忍受他的气味,还没品尝就把它扔出窗外.
生长环境
榴莲属于纯热带作物,榴莲的物候学特征生长所在地日平均温度22℃以上。无霜冻的地区可以种植,中国海南省和云南省的部分地区可以发展。 因为榴莲要终年高温的气候才能生长结实,即使在赤道地区,海拔600m以上的高地,由于气温下降,也不能种植榴莲或不能结果。
营养价值
榴莲性热,可以活血散寒,缓解痛经,特别适合受痛经困扰的女性食用;它还能改善腹部寒凉的症状,可以促使体温上升,是寒性体质者的理想补品。榴莲营养价值极高,经常食用可以强身健体,健脾补气,补肾壮阳,暖和身体。 榴莲果肉中含有大量的糖分,热量高,含有蛋白质约2.7%,脂肪约4.1%,碳水化合物9.7%,同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物质,如维生素A,维生素B,维生素C,和丰富的矿物质元素,其中钾、钙含量最高,榴莲中氨基酸种类也很齐全,有谷氨酸、天冬氨酸等,含有植物活性成分,如黄酮、花青素等等
药用价值
功效 滋阴强壮、疏风清热、利胆退黄、杀虫止痒、补身体。 榴莲有特殊的气味,不同的人感受不同,有的人认为其臭如猫屎,有的人认为香气馥郁。榴莲的这种气味有开胃、促进食欲之功效,其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蠕动。
功能主治
榴莲果皮——滋润养阴,用榴莲皮内肉煮鸡汤喝,可作妇女滋补汤,能去胃寒。榴莲皮的食用是只食用里面白色的部分,用榴莲的白色的皮肉加点瘦肉或者是鸡一起来煲汤,味道十分的鲜甜,而且很清热,在炎炎的夏天能起到降火的作用,具有补血益气、滋润养阴等的作用。
榴莲果核——温和补肾 榴莲核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,民间就有用榴莲核煲汤的做法。相对榴莲果肉,榴莲的核质较温和,晒干煮汤有补肾、健脾的作用。 可用于精血亏虚须发早白、衰老等症。可用于风热等症。可用治黄疸。可用治疥癣、皮肤瘙痒等症。
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,“榴莲可供药用,味甘温,无毒,主治暴痢和心腹冷气”。榴莲可用于精血亏虚须发早白、衰老、风热、黄疸、疥癣、皮肤瘙痒等症。
食用禁忌
广东人称:“一个榴莲三只鸡”。《辞海》和《本草纲目》中都说,此话一点不夸张。果肉含有极高的糖分、蛋白质、淀粉、脂肪、维生素A、B、C、钙、钾等,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,抑癌抗癌。中医认为,经常食用榴莲可以强身健体,健脾补气,补肾壮阳。榴莲性热可以活血散寒,缓解经痛,改善腹部寒凉,是寒性体质者的理想补品。但一次不可多吃,因其丰富的营养,肠胃无法完全吸收时会上火。患有某些疾病的人食用甚至会引起猝死。研究所劝告公众一天不要食用超过两瓣榴莲。
如不慎吃榴莲过量,以致热痰内困,呼吸困难、面红、胃胀,应立即吃几个山竹化解,因为山竹属至寒之物,可克制榴莲之热。只有水果王后才能降服水果之王。也可用榴莲皮+盐水煎服。
1、咽干、舌燥、喉痛等热病体质和阴虚体质者慎食。
2、糖尿病、心脏病和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不应食用。
3、榴莲不可与酒一起食用:因为酒与榴莲皆属热燥之物,如糖尿病患者两者同吃,会导致血管阻塞,严重的会有爆血管、中风情况出现,不宜食用。
4、热气体质、喉痛咳嗽、患感冒、阴虚体质、气管敏感者吃榴莲会令病情恶化,对身体无益,不宜食用。
5、中医认为:榴莲性质温热,若吃得太多,会令燥火上升,及出现湿毒的症状。想缓解不适,就要饮海带绿豆汤或夏枯草汤。
6、榴莲含有的热量及糖分较高,因此肥胖人士宜少食。
7、榴莲含有较高钾质,故肾病及心脏病人,宜少食。
8、榴莲一次不宜多吃,若闻到已熟的榴莲带有酒精味,则表示已变质不能吃。
9、老年人应特别注意,榴莲果汁黏稠,易阻塞咽喉、气管而引起窒息,故老人须少吃、慢吃。
注意事项
1、成熟后自然裂口的榴莲存放时间不能太久,一次也不可多吃。
2、当嗅到已熟的榴莲带有一股酒精味时,则表示一定是变质了,千万不要购买食用。
3、因榴莲口感较稠结,易积于肠内,多喝开水可助消化。
4、榴莲虽富含纤维素,但它在肠胃中会吸水膨胀,过多食用反而会阻塞肠道,引起便秘。